餐廚美食
當前位置:首頁 >> 文化學堂 >> 婚姻家庭 >> 餐廚美食 >>詳情
山西咸菜地圖!又到了腌菜的季節~
發布時間:2024-10-14 14:44:14 來源:人說山西好風光 瀏覽次數:200

  又到了腌制醬菜的時候了,山西人便開始忙碌!你可能會想,這不就是我們日常飲食里的“小配角”嗎?NO!NO!NO!別小看這些醬菜,它們可是古人智慧的結晶。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“醬菜的世界”,去探尋那些經過時間淬煉的味道。

  1.png

  俗話說:“十里不同俗。”山西各地的飲食習慣不盡相同,腌菜亦然。

  在晉南地區腌菜多是酸菜,將蘿卜葉切碎,白蘿卜擦絲,層層壓實于缸中,讓其在自然條件下慢慢發酵,冬至后便可食用。這種蘿卜酸菜有助于消化、減少油膩、還能調節脾胃,是艱苦歲月中的美味伴侶,無論是搭配窩窩頭,還是與牛肉同炒,或是包成餃子,都承載著從苦到甜的生活記憶。

  晉中的平定黑豆葉腌酸菜,有著悠久的歷史,從堯帝“黎藿之羹”(《中國歷代御膳大觀》)起,經過了那些“抱甕聊度日,嘗羹謀歲卒”(清代李正元《豆葉吟》)年代,已融入了家鄉風土食俗的深厚感情。平定秋后做過冬準備,漚豆葉酸菜必為重要一項!人們會采豆葉、切絲、氽透、過涼、擠水、搗實、壓石,最后添入清水和米湯慢慢漚制。這樣的酸菜,不僅可炒可煮,還能敗火消炎,是當地人餐桌上的常客。

  在晉北,白菜古稱“菘”,是菜之美者,有“春初早韭,秋末晚菘”(《南史》)之稱。白菜好吃,但過冬不易,大同民間就制成酸窩菜。在經過去黃葉、清洗、燙煮、冷卻、碼缸、撒料、壓石等一系列工序,再經過兩個月的發酵,便成了酸甜可口、清淡實惠的美味。無論是搭配白肉還是鯉魚,都能成為一道佳肴。

  雁北的什錦酸菜,雖無德法的杜松子,卻以芹菜絲、胡蘿卜絲增添風味,與法式大餐中的酸甘藍絲相映成趣。在這里,酸菜不是用金刀銀叉享用,而是搭配小米粥、山藥蛋,大口吃下,展現出一種粗獷的豪氣。

  山西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腌制“秘籍”。當然,每個地方也都有著名的腌制醬菜!

  2.png

  太原的醬菜制作精細,用料考究,品種豐富。其中,太原的府醬(又稱腐醬)、曲沃的面醬、襄垣的黑醬均負盛名。太原醬菜廠曾是全市幾百萬人的醬菜供應地,其產品醬苤藍絲、醬什錦、醬萵筍等,都是部優產品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
  3.png

  代縣的醬菜制作技藝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。代縣素有“菜代州”之稱,其醬菜制作精細、用料考究、花樣齊全,風味特點是醬香濃郁、焦黃透亮、酸咸適口,食后回味無窮。醬菜的種類繁多,包括大菜、小菜,分為醬漬、鹽漬、糖漬、醋漬等。腌制方法多樣,如干腌、壓腌、鹵腌等,品種大大小小共有100多種,不同的配料和工藝產生出不同的風味特點。

  4.png

  臨猗的醬玉瓜也是山西醬菜中的佼佼者,1914年參加巴拿馬賽會,獲金牌獎,因而又稱“金獎醬玉瓜”。臨猗醬玉瓜以當地特產的玉瓜和優質面醬為原料,經過復雜的工序腌制而成,具有綿香可口、咸甜適中、醬味濃郁、色澤光亮的特點,是醬菜中的上乘精品。除暢銷國內外,還遠銷日本和東南亞。

  5.png

  這些看似樸素的醬菜,它們雖不像大魚大肉那樣張揚,而是靜靜地擺放在餐桌上,總能在不經意間刺激我們的味蕾,悄然提升了每一餐的滋味。

  6.png

  這是山西人早餐的經典搭配。白粥的溫和與醬菜的鮮香相結合,為一天的開始帶來溫暖和活力。山西人對這種搭配有著深厚的情感,它代表著家的溫馨和日常的平淡幸福。

  7.png

  山西以面食聞名,無論是刀削面、拉面還是貓耳朵,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總會配上幾勺精心調制的醬菜。這種搭配不僅滿足了山西人對面食的熱愛,也體現了他們對食物味道層次的追求。醬菜的加入,為面食增添了更多的風味,使得每一口都充滿了驚喜。

  8.png

  豆腐腦是山西人早餐中常見的一道美食,以嫩滑的口感和清淡的豆香而受到喜愛。在豆腐腦中加入一些醬菜,不僅能為清淡的豆腐腦增添風味,還能讓豆腐腦的味道更加豐富。

  山西醬菜,無論是與各種主食簡單搭配,還是作為精致小菜中的點睛之筆,總能以其獨有的風味,為日常的餐桌帶來一抹鮮明的色彩。

  這些醬菜,雖然在山西的餐桌上顯得“低調”,卻承載著家的溫暖,傳遞著對家的情感。它們讓我們在忙碌和奔波中,始終記得那份簡單而純粹的幸福。讓我們在這份獨特的“味道”中,找到心靈的慰藉,感受到無論世界如何變遷,家的溫暖始終如一。

  所以,下次當你在山西的餐桌上遇見這些醬菜時,不妨嘗一嘗,說不定你會被它們獨特的“味道”所征服哦!